想到数学思维训练500题,大家也许都懂,有人问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训练500题,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数学思维训练500题,希望能够帮到您!
四年级趣味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及答案
通过数字仿真情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 逻辑思维 方法 ,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四年级趣味数学逻辑 思维训练 题目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四年级趣味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的资料,仅供参考。
四年级趣味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逻辑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训练题目(1)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饼。煎熟一只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请你想想煎3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煎?
再想想:煎99个、100个饼需要多少时间?煎n个呢?为什么?
逻辑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训练题目(2)
括号里应该填几?
下面两个表里的数的排列都存在着某种规律,你能找出这个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把括号里的数填进去吗?试试看,很有趣的。
2 、 5 、 6 、 7 、 11
8 、 10 、()、4 、18
6 、 10 、 12 、9 、20
2 、 13 、 5 、 6
4 、 11 、 5 、 7
7 、()、 4 、 10
7 、 11 、 1 、 12
逻辑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训练题目(3)
巧填运算符号
不用括号,在四个4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使
4 4 4 4=0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4)
巧填括号
请你在下面的算式里,适当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4×6+24÷6-5=15
(2)4×6+24÷6-5=0
逻辑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训练题目(5)
一个同学不仔细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65写成了56,最后所得的差是40,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训练题目(6)
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统计问:“做完语文作业的举手”,有37人举了手。又问:“做完数学作业的举手”,有42人举了手。最后问:“语文、数学都没有做完的举手”,没有人举手。请你算算,这个班语文、数学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7)
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360÷(6×□)=20
2、125×(28÷□)=500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训练题目(8)
如果△×□=〇 那么下面的算式哪几个是正确的?
(1)□÷〇=△ (2)〇×△=□
(3)〇÷△=□ (4)□+〇=△
(5)〇-□ =△ (6)△=〇÷□
逻辑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训练题目(9)
小马虎在做一道计算题(1800-□)÷25+192时,没有注意题里的括号,先用□里的数除以25,然后按照加减运算的顺序计算,得1968。这道题应该得多少?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训练题目(10)
有一个同学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这个小数应该是多少?
四年级同学思维训练题(11)
找规律填数的题目要求我们根据已知数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求得相应的数。
从数列中找规律,一般有两种方法:
(1)、根据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要填的数。
(2)、根据相邻两个或几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请你先找出下面各列数的规律,然后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2、6、10、14、( )、( )…….
(2)18、19、21、24、28、( )…….
(3)2、4、8、16、( )……..
(4)12、2、10、2、8、2、( )、( )
(5)1、1、2、3、5、8、13、21、( )、()
(6)2、3、5、9、17、( )
(7)99、36、15、( )
(8)0、1、3、8、21、( )
四年级趣味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精选篇
1.如何问问题?
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有一天,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才可能断定出哪条路通向京城。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问?
2.他们的职业是分别什么?
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此外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请推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
逻辑思维训练题
逻辑思维 的训练有助于人的大脑开发,灵活的脑子才有创新的可能。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逻辑 思维训练 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
一年级数学 逻辑思维训练题道
1、小红家的挂钟,几时就敲几下,每半时也要敲一下,请问,从下午2时到5时,一共敲了几下?
2、把3、4、5、6、7、8、9、10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两个算式都成立。
( )+( )-( )=( )
( )+( )-( )=( )
3、把2、5、6、8、9五个数分别组成两位数,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4、小明今年6岁,姐姐今年13岁,5年后姐姐比小明大几岁?
5、小朋友放学排队,丁丁前面有7人,后面有6人,这一队有多少人?
6、小冯这个组共有10个人,他和组内每一个人握一次手,得握几次?
7、同学排队做游戏,一共有15个女生,老师让两个女生之间插一个男生,一共要插多少个男生?
8、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几次?
9、一个数在70和90之间,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差2,这个数可能是( )( )( )。
10、妈妈买2两个面包和2盒饼干,要用20元,买3个面包和2盒饼要用24元,1个面包多少元钱?一盒饼干多少元钱?
11、8连续加8,把每次加的得数写在横线上。8, , , , , , , , , 。
12、小红和明明一起做花,小红做了16朵,送给明明4朵后,两人的花一样多,小红比明明多做了几朵花?
13、81连续减9,把每次减的得数写在横线上。81, , , , , , , , 。
14、三个小朋友在比身高,已知甲比乙高,丙比甲高,你能排出三个人的身高顺序吗?
15、姐姐给洋洋和多多各10颗五角星,然后洋洋把3颗五角星给了多多,这样多多比洋洋多几颗五角星?
16、小丽唱一首歌需要五分钟,全班同学一起唱这首歌需要几分钟?
17、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17-9 12-8 13-6 16-7 11-6 14-8 28-9 36-8
18、一队小朋友在排队,林平站在最中间,他前面和后面都是7个人,问这一个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19、一根绳子把它对折两次,然后用剪刀从中间剪开,这根绳子变成了( )条。
20、一共有16个小朋友排队做操,洋洋前面有6人,她后面有几人?
21、红红参加数学比赛,和参加比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红红一共握了19次手,参加数学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2、从3、6、9、12、15中任意挑三个数,写成一个等式,试一试,你能写出几道?
2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3,你能写出这样的两位数吗?
24、把10个苹果分成不相等的三部分,个数最多的部分是几个?
25、一本书有很多页,丽丽看了17页,红红看了28页,问谁剩下的多?多几页?
26、下面每个()可以填什么数?
50+( )57 52- ( ) 46
27、有12名男同学做操,老师让两位男同学之间插入一名女同学,一共可以插入几名女同学?
28、一年级一班和一年级二班各有56人,一班转走1人,二班转入1人,问那个班人多?多几人?
29、小龙有14本书,小明有6本书,小龙给小明几本书后,两人的书同样多?
30、明明过11岁生日,请了12位同学,已经来了5位,还有几位没到?
31、原来有15只小鸟,,又飞来3只,接着又飞走8只,树上还剩几只鸟?
32、找规律
1 3 6 10 ( )( )( )( )
1 4 9 16( )( )( )( )
33、用█▲●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种排法,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34、爸爸给亮亮和贝贝各15本练习本,亮亮用去7本,贝贝用去8本,谁剩下的练习本多?多几本?
35、三个小朋友比速度,请你猜一猜:谁最慢?谁最快?
小青说:我比小兵慢;小景说:我比小青快;小兵说我比小景慢;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36、学校组织秋游,平平要和自己所在的小队的同学每人合一次影,已知平平一共照了15张照片,平平所在的小队一共有( )人
37、一只蝴蝶有6条腿,那么,2只蝴蝶一共有几条腿?3只蝴蝶一共有几条腿?
38、操场上有7个女生、8个男生在打球,过了一会,2个打球的男生去踢 足球 了,问操场上有几个人在打球?
39、按要求圈一圈
(1)圈出○比●多的部分
○○○○○○○○○
●●●●●
(2)圈出○比●同样多的部分
○○○○○○○○○
●●●●●
40、已知:▲+■+■=7 ▲+▲+▲+■+■=13
则:▲=( ) ■=( )
41、多多的妈妈用4元钱买了一个菠萝,用买一个菠萝的钱可以买两根甘蔗,买一根甘蔗的钱可以买4个梨,一个梨的价格是多少钱?
42、一排同学从左往右数,小红站在第5个,从右往左数,她站在第7个,这排共有多少个同学?
43、小红有8个皮球,小明拿2个给小红后,两人皮球的个数一样多,小明原来有几个皮球?
44、第一排有6个○,第二排有16个○,第二排拿出几个给第一排,两排的个数就同样多?
45、16个小朋友站成一排,站明左边有8个人,他的右边有几人?
46、3个小朋友同时吃3个苹果需要3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 )分钟。
47、小丽和爸爸都 集邮 ,爸爸给了小明3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爸爸的邮票比小丽的多几枚?
48、70连续减7,把每次减的得数写在横线上:
70、 、 、 、 、 、 、
49、如果明天是妈妈的生日,你想给妈妈买生日礼物。现在你有50元,可以怎么买?(用算式表示):钱包30元,眼镜35元,丝巾26元,帽子15元,手套10元,雨伞18元
50、姐姐有9个5角,妹妹有5个5角,姐姐给妹妹几个5角,两人的钱就同样多了?
51、已知:▲+●=17 ▲+●+●=20
则:▲=( ) ●=( )
52、搭一个三角形要3根火柴,你能用5根火柴棒搭出两个三角形吗?画一画
53、小朋友排队去公园,小丽前边有4人,后边有9个人,小丽排在第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去公园?
54、已知:6+○=11 ○+△=12
则:○=( ) △=( )
55、小红组有12人,他先跟4人握过手,还有几个人没握呢?
56、明明这个组共有12人,他和组里每一个人握一次手,得握几次?
57、一共有16个小朋友排队做操,洋洋前面有6人,她后面有几人?
58、丽丽和鹏鹏都有一些书,丽丽给鹏鹏6本后,他们的书就同样多了,原来丽丽比鹏鹏多几本书?
59、哥哥和弟弟手里都有一些铅笔,哥哥给弟弟5支笔后俩人的笔数才相同,那么原来哥哥比弟弟多几支铅笔?
60、小红有20个皮球,小明拿两个给小红后,两人皮球个数一样多,小明原来有几个皮球?
61、红红和小组的每一个人握了一次手,一共握了13次,这组一共有多少人?
62、洋洋先跟小组的5个人握手,又跟剩下的7个人握手,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三年级数学 :12类逻辑思维训练题,附综合练习
一、和差问题
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口诀】: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
除以2,便是大的;
和减去差,越减越小;
除以2,便是小的。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二、鸡兔同笼问题
【口诀】:
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
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X2)/(4-2)=24
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4X36-120)/(4-2)=12
三、浓度问题
(1)加水稀释
【口诀】:
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糖量。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
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
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
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
(2)加糖浓化
【口诀】:
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
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
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
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
四、路程问题
(1)相遇问题
【口诀】: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即甲乙走过的路程和恰好是两地的距离120千米。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即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时),所以相遇的时间就为120/60=2(小时)
(2)追及问题
【口诀】:
慢鸟要先飞,快的随后追。
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
时间就求对。
例:姐弟二人从家里去镇上,姐姐步行速度为3千米/小时,先走2小时后,弟弟骑自行车出发速度6千米/小时,几时追上?
先走的路程,为3X2=6(千米)
速度的差,为6-3=3(千米/小时)。
所以追上的时间为:6/3=2(小时)。
五、和比问题
已知整体求部分。
【口诀】:
家要众人合,分家有原则。
分母比数和,分子自己的。
和乘以比例,就是该得的。
例:甲乙丙三数和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数。
分母比数和,即分母为:2+3+4=9;
分子自己的,则甲乙丙三数占和的比例分别为2/9,3/9,4/9。
和乘以比例,所以甲数为27X2/9=6,乙数为:27X3/9=9,丙数为:27X4/9=12。
六、差比问题(差倍问题)
【口诀】:
我的比你多,倍数是因果。
分子实际差,分母倍数差。
商是一倍的,
乘以各自的倍数,
两数便可求得。
例:甲数比乙数大12,甲:乙=7:4,求两数。
先求一倍的量,12/(7-4)=4,
所以甲数为:4X7=28,乙数为:4X4=16。
七、工程问题
【口诀】:
工程总量设为1,
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
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
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
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
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
例: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甲乙同时做2天后,由乙单独做,几天完成?
[1-(1/6+1/4)X2]/(1/6)=1(天)
八、植树问题
【口诀】:
植树多少颗,
要问路如何?
直的减去1,
圆的是结果。
例1:在一条长为120米的马路上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颗?
路是直的。所以植树120/4-1=29(颗)。
例2:在一条长为120米的圆形花坛边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颗?
路是圆的,所以植树120/4=30(颗)。
九、盈亏问题
【口诀】:
全盈全亏,大的减去小的;
一盈一亏,盈亏加在一起。
除以分配的差,
结果就是分配的东西或者是人。
例1: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求有多少小朋友多少桃子?
一盈一亏,则公式为:(9+7)/(10-8)=8(人),相应桃子为8X10-9=71(个)
例2:士兵背子弹。每人45发则多680发;每人50发则多200发,多少士兵多少子弹?
全盈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680-200)/(50-45)=96(人)则子弹为96X50+200=5000(发)。
例3:学生发书。每人10本则差90本;每人8 本则差8本,多少学生多少书?
全亏问题。大的减去小的。则公式为:(90-8)/(10-8)=41(人),相应书为41X10-90=320(本)
十、牛吃草问题
【口诀】: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份数1,
A头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几?
M头N天的吃草量又是几?
大的减去小的,除以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
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
有的草量除以剩余的牛数就将需要的天数求知。
例:整个牧场上草长得一样密,一样快。27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3头牛9天也可以把草吃完。问21头多少天把草吃完。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1,则27头牛6天的吃草量是27X6=162,23头牛9天的吃草量是23X9=207;
大的减去小的,207-162=45;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是9-6=3(天)
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所以草的生长速率是45/3=15(牛/天);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就是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所以原有的草量=27X6-6X15=72(牛/天)。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
这就是说将要求的21头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15头牛吃新生的草;
剩下的21-15=6去吃原有的草,
所以所求的天数为:原有的草量/分配剩下的牛=72/6=12(天)
十一、年龄问题
【口诀】:
岁差不会变,同时相加减。
岁数一改变,倍数也改变。
抓住这三点,一切都简单。
例1:小军今年8 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的小军的3倍?
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点34-8=26,到几年后仍然不会变。
已知差及倍数,转化为差比问题。
26/(3-1)=13,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13X3=39岁,小军的年龄是13X1=13岁,所以应该是5年后。
例2: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13-9=4几年后也不会改变。
几年后岁数和是40,岁数差是4,转化为和差问题。
则几年后,姐姐的岁数:(40+4)/2=22,弟弟的岁数:(40-4)/2=18,所以答案是9年后。
十二、余数问题
【口诀】:
余数有(N-1)个,
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N-1)。
周期性变化时,
不要看商,
只要看余。
例:如果时钟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8点整,那么分针旋转1990圈后是几点钟?
分针旋转一圈是1小时,旋转24圈就是时针转1圈,也就是时针回到原位。1980/24的余数是22,所以相当于分针向前旋转22个圈,分针向前旋转22个圈相当于时针向前走22个小时,时针向前走22小时,也相当于向后24-22=2个小时,即相当于时针向后拔了2小时。即时针相当于是18-2=16(点)。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由条件知,(21+20+19)表示三种球总个数的2倍,由此可求出三种球的总个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以求出三种球各多少个。
解:总个数:
(21+20+19)÷2=30(个)
白球:30-21=9(个)
红球:30-20=10(个)
黄球:30-19=11(个)
答:白球有9个,红球有10个,黄球有11个。
2、水泥厂原计划12天完成一项任务,由于每天多生产水泥4.8吨,结果10天就完成了任务,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由题意知,实际10天比原计划10天多生产水泥(4.8×10)吨,而多生产的这些水泥按原计划还需用(12-10)天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原计划(12-10)天能生产水泥(4.8×10)吨。
解:4.8×10÷(12-10)=24(吨)
答:原计划每天生产水泥24吨。
3、父亲今年45岁,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今年儿子多少岁?
分析知: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45-5)岁,儿子的年龄是(45-5)÷4岁,再加上5就是今年儿子的年龄。
解:(45-5)÷4+5
=10+5
=15(岁)
答:今年儿子15岁。
4、学校举办语文、数学双科竞赛,三年级一班有59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36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8人,一科也没参加的有5人。双科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想:参加语文竞赛的36人中有参加数学竞赛的,同样参加数学竞赛的38人中也有参加语 文竞赛的,如果把两者加起来,那么既参加语文竞赛又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就统计了两次,所以将参加语文竞赛的人数加上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再加上一科也没参加 的人数减去全班人数就是双科都参加的人数。
解:36+38+5-59=20(人)
答:双科都参加的有20人。
5、有两桶油,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原来每桶各有多少千克油?
想:“如果从甲桶倒入乙桶18千克,两桶油就一样重”可推出:甲桶油的重量比乙桶多(18×2)千克,又知“甲桶油重是乙桶油重的4倍”,可知(18×2)千克正好是乙桶油重量的(4-1)倍。
解:18×2÷(4-1)=12(千克)
12×4=48(千克)
答:原来甲桶有油48千克,乙桶有油12千克。
6、光明小学举办数学知识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不答得0分。小丽得了79分,她答对几道,答错几道,有几题没答、
分析:根据题意,20题全部答对得100分,答错一题将失去(5+3)分,而不答仅失去5分。小丽共失去(100-79)分。再根据(100-79)÷8=2(题),分析答对、答错和没答的题数。
解:(5×20-75)÷8=2(题)
20-2-1=17(题)
答:答对17题,答错2题,有1题没答。
7、甲列火车长240米,每秒行20米;乙列火车长264米,每秒行16米,两车相向而行,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几秒?
分析:“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两车所行的路程是两车身长之和,即(240+264)米,速度之和为(20+16)米。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就可求得所需时间。
解:(240+264)÷(20+16)
=504÷30
=14(秒)
答: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需要14秒。
8、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走50米,则正好到上课时间;如果每分走60米,则离上课时间还有2分。问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多远?
分析:在每分走50米的到校时间内按两种速度走,相差的路程是(60×2)米,又知每秒相差(60-50)米,这就可求出小明按每分50米的到校时间。
解:60×2÷(60-50)=12(分)
50×12=600(米)
答: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是600米。
9、有一周长6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300米,乙每分钟跑400米,经过几分钟二人第一次相遇?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二人第一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跑一周,即600米,又知乙每分钟比甲多跑(400-300)米,即可求第一次相遇时经过的时间。
解:600÷(400-300)
=600÷100
=6(分)
答:经过6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10、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如果只把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8平方米;如果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由“只把宽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12平方厘米”,可求出原来的长是:(12÷2)厘米,同理原来的宽就是(8÷2)厘米,求出长和宽,就能求出原来的面积。
解:(12÷2)×(8÷2)=24(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纸板原来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四年级数学 上册逻辑思维训练题
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 体操 比赛,要排列成每行11人,共11行的方阵。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同学?
2、用棋子排成一个6×6的正方形,共需用棋子多少枚?
3、有1764棵树苗,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实心方阵)里栽培。这个正方形苗圃的每边要栽多少棵树苗?
4、576人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这个方阵每边多少人?
5、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
6、在大楼的正方形平顶四周装彩灯,四个角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四周共装彩灯多少盏?
7、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问方阵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五年级学生多少人?
8、 有16个学生站在正方形场地的四周,四个角上都站1人,如果每边站的人数相等,那么每边站几个学生?
9、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如果每边栽6棵,四边一共栽多少棵树?
10、有100个少先队员参加广播操比赛,十人一行,排成了一个正方形队。这个正方形四周站了多少个少先队员?
11、在一块正方形场地的四周竖电线杆,四个角上都竖1根,一共竖28根,正方形场地每边竖多少根电线杆?
逻辑思维训练题相关 文章 :
1.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及答案
2. 经典逻辑思维训练题25题带答案
3.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4. 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及答案
5. 逻辑思维训练题目集锦分享
6. 关于逻辑思维的智力训练题
7.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
8.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及答案(5)
9. 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10. 经典的逻辑思维训练题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3套)!培养数学思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还不知道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只是习惯于幼儿园边玩边学的学习生活中。
数学思维习惯,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同学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一年级正是孩子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思维训练中题目丰富多变的解法,逆向思维的运用,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了思维上的锻炼!而且解题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演绎推理、概括总结等能力,
下面是小课堂给一年级小同学们分享的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13套)!一定要总是孩子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家长为孩子收藏吧!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由于篇幅原因,没有分享完,按下方方式可以免费获取完整资料。
同时可以领取快速提升10倍学习效率的方法,只需3天,即可轻松掌握!真正实现轻松快乐学习!
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当今时代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 逻辑思维 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呢?不知道?那我们做个测试,通过一张图检验一下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此我为大家推荐逻辑 思维训练 题及答案_测测你的逻辑思维水平,欢迎大家参阅。
目录
逻辑思维训练题
逻辑思维训练题答案
小学趣味数学逻辑思维题
逻辑思维训练题
1.如何问问题?
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有一天,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才可能断定出哪条路通向京城。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问?
2.他们的职业是分别什么?
小王、小张、小赵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中间其中一个人下海经商,一个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一个人参军了。此外他们还知道以下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请推出这三个人中谁是商人?谁是大学生?谁是士兵?
3.谁做对了?
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对了。”丙说:“我做错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做对了,有一个人说对了。”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做对了?
4.鞋子的颜色
小丽买了一双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双鞋了,于是大家就猜,小红说:“你买的鞋不会是红色的。”小彩说:“你买的鞋子不是黄的就是黑的。”小玲说:“你买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请问,小丽的鞋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5.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赵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儿子们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为此,赵女士非常生气,就盘问4个儿子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说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说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说道:“反正我没有偷吃。”老四说道:“老二在说谎。”这4个儿子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其他的3个都在撒谎。那么,到底是谁偷吃了这些水果和小食品?
6.谁在说谎,谁拿走了零钱?
姐姐上街买菜回来后,就随手把手里的一些零钱放在了抽屉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钱买菜的时候发现抽屉里的零钱没有了,于是,她就把三个妹妹叫来,问她们是不是拿了抽屉里的零钱,甲说:“我拿了,中午去买零食了。”乙说:“我看到甲拿了。”丙说:“总之,我与乙都没有拿。”这三个人中有一个人在说谎,那么到底谁在说谎?谁把零钱拿走了?
7.夜明珠在哪里?
一个人的夜明珠丢了,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有一天,他来到了山上,看到有三个小屋,分别为1号、2号、3号。从这三个小屋里分别走出来一个女子,1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不在此屋里。”2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在1号屋内。”3号屋的女子说:“夜明珠不在此屋里。”这三个女子,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谁说了真话?夜明珠到底在哪个屋里面?
8.谁的成绩好
玲玲和芳芳经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有人问她们:“你们俩经常在一起玩,这次期末考试你们谁的成绩好呀?”玲玲说:“我的成绩比较好一点。”小红说芳芳说:“我的成绩比较差一些。”她们这两个人之中至少有一个人没有说实话。那么,到底她们谁的考试成绩好?
9.她们分别买了什么
小丽、小玲、小娟三个人一起去商场里买东西。她们都买了各自需要的东西,有帽子,发夹,裙子,手套等,而且每个人买的东西还不同。有一个人问她们三个都买了什么,小丽说:“小玲买的不是手套,小娟买的不是发夹。”小玲说:“小丽买的不是发夹,小娟买的不是裙子。”小娟说:“小丽买的不是帽子,小娟买的是裙子。”她们三个人,每个人说的话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么,她们分别买了什么东西?
10.谁偷了奶酪
有四只小老鼠一块出去偷食物(它们都偷食物了),回来时族长问它们都偷了什么食物。老鼠A说:我们每个人都偷了奶酪。老鼠B说:我只偷了一颗樱桃。老鼠C说:我没偷奶酪。老鼠D说:有些人没偷奶酪。族长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它们当中只有一只老鼠说了实话。那么下列的评论正确的是:
a.所有老鼠都偷了奶酪;
b.所有的老鼠都没有偷奶酪;
c.有些老鼠没偷奶酪;
d.老鼠B偷了一颗樱桃。
11.一句问路的话
一个人站在岔道口,分别通向A国和B国,这两个国家的人非常奇怪,A国的人总是说实话,B国的人总是说谎话。路口站着一个A国人和一个B国人:甲和乙,但是不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现在那个人要去B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人。只许问一句。他是怎么判断该走那条路的?
逻辑思维训练题答案
1.这个人只要站在A与B任何一条路上,然后,对着其中的一个人问:“如果我问他(甲、乙中的另外一个人)这条路通不通向京城,他会怎么回答?”
如果甲与乙两个人都摇头的话,就往这条路向前走去,如果都点头,就往另一外一条走去。
2.小张是商人,小赵是大学生,小王是士兵。假设小赵是士兵,那么就与题目中“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小赵不是士兵;假设小张是大学生,那就与题目中“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矛盾了,因此,小张不是大学生;假设小王是大学生,那么,就与题目中“小王的年龄和大学生的年龄不一样”这一条件矛盾了,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学生。所以,小赵是大学生。由条件小赵的年龄比士兵的大,大学生的年龄比小张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张是商人。
3.假设丙做对了,那么甲、乙都做错了,这样,甲说的是正确的,乙、丙都说错了,符合条件,因此,丙做对了。
4.假设小丽的鞋子是黑色的,那么三种看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假设是黄色的,前两种看法是正确的,第三种看法是错误的;假设是红色的,那么三句话都是错误的。因此,小丽的裙子是黄色的。
5.是老三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只有老四说了实话。用假设法分别假设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说了实话,看是否与题意矛盾,就可以得出答案。
6.丙说谎,甲和丙都拿了一部分。假设甲说谎的话,那么乙也说谎,与题意不符;假设乙说谎,那么甲也说谎,与题意不符。那么,说谎的肯定是丙了,只有甲和丙都拿零钱了才符合题意。
7.1号屋的女子说的是真话,夜明珠在3号屋子内。假设夜明珠在1号屋内,那么2号屋和3号屋的女子说的都是真话,因此不在1号屋内;假设夜明珠在2号屋内,那么1号屋和3号屋的女子说的都是真话,因此不在2号屋内;假设夜明珠在3号屋内,那么只有1号屋的女子说的是真话,因此,夜明珠在3号屋里内。
8.芳芳。假设玲玲说的是实话,那么,芳芳说的也是实话了,与题意不符;假设芳芳说的是实话,那么玲玲说的也是实话了,与题意不符。因此,两个人都没有说实话,把她们两个人说的话反过来就会发现,芳芳的成绩好。
9.小丽买了帽子,小玲买了手套,小娟买了裙子。
10.假设老鼠A说的是真话,那么其他三只老鼠说的都是假话,这符合题中仅一只老鼠说实话的前提;假设老鼠B说的是真话,那么老鼠A说的就是假话,因为它们都偷食物了;假设老鼠C或D说的是实话,这两种假设只能推出老鼠A说假话,与前提不符。所以a选项正确,所有的老鼠都偷了奶酪。
11.如果甲是A国人,说的是真话,问甲:“如果我问乙哪条路是安全之路,他会指哪条路?”他指出的乙说的路就是错误的,另一条路就是正确的。
如果甲是B国人,说的是假话同样的问题问甲,因为乙说真话,甲会和乙的答案相反,那么另一条路就是正确的。
小学趣味数学逻辑思维题
题目:王医生刚刚申请开了一家小药店,手头只有一架天平,一只5克和一只30克的砝码。一天,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购买100克某贵重药粉。如果用30克砝码称三次,再用5克砝码称两次,共五次称出100克药粉。可是,药店生意繁忙,顾客又希望越快越好。称一次无论如何也无法称出100克。那么,你能想一个又快又好的办法吗?
答案:将5克和30克砝码放在天平一端,先称出35克药粉,再将这35克药粉和30克砝码同放在天平一端,又可称出65克药粉,这样就总共称出药粉:35+65=100(克)
题目: 父子赛跑:老王带着儿子小王沿着直径100码的圆形跑道背向行走进行比赛。它们从同一地点出发,但起先老王根本不动,直至小王完成了全程的八分之一以后才开始。老王低估了儿子的竞走能力,因此它慢吞吞地闲庭信步,慢慢走着,直至它在途中碰到了迎面而来的小王,这时老王已走完全程的六分之一。
请问:为了赢得这场比赛,老王必须把它的速度提高到以前速度的多少倍?
答案:圆形跑道的直径同问题无关。当它们相遇时,老王已走完全程的1∕6,而在老王行走的这段时间内,小王走了全程的16∕4,因此小王的行走速度是老王速度的17∕4倍。老王还有5∕6的路程要跑,而小王只有1∕6的路程了。所以老王的速度必须至少是小王的5倍。
题目:快乐的夫妻:甲同乙两夫妻到市里买东西。甲买了一套衣服、一顶帽子,用去了15美元。乙买了顶帽子,她所花的钱同甲买衣服的钱一样多。然后她买了一件新衣,把他们的余钱统统用光了。
回家途中,乙提醒甲注意,他的帽子要比她的衣服贵1美元。然后她说道:“如果我们把买帽子的钱另作安排,去买进另外的帽子,使我的帽子钱是你买帽子钱的1.5倍,那么,我们两人所花的钱就一样多了。”
甲说:“在那种情况下,我的帽子要值多少钱呢?”
你能回答甲的问题吗?这对快乐的夫妻一共花了多少钱?
答案:设X表示甲实际所买帽子的价钱,Y表示他的衣服的价钱,则乙所买帽子的价钱也是Y,而其衣服的价钱为Y-1。我们知道,X+Y等于15 美元,所以如果将他们所花费的15 美元分作两份,而其中一份是另一份的一倍半的话,则一份必然是6美元,另一份必然是9美元。利用这些数据即可列出下列方程:9+X—1=6+15—X。由此可求出X 为6.50美元,即甲买帽子所花的钱。从而他买衣服所花的钱为8.50 美元。于是得知:乙买帽子用去8.50 美元,买衣服用去5.50美元,全部消费金额为29 美元。
七、一个小镇上有一位神医,他专门帮人戒烟。一天又一个吸烟成瘾的人来找他帮忙,于是他对那个人说:”一包烟有20根,请你点燃第一根香烟,抽完后,过1秒点燃第二根香烟;抽完第二根后,过2秒再点燃第三根;抽完第三根后,等4秒后点燃第四根;之后等8秒……这么下去,每次等待的时间加倍就行。只要你遵守规则,我保证,抽不完两包烟,你就能戒掉烟。”你觉得如果按照神医说的话去做,那个人真的能戒掉烟吗?
答案:有可能。只需要算一算第39根香烟后要等多久才能抽第40根香烟,即可知晓。要等的时间为:5368709十二秒=149130.8小时=6213.8天,快10年了。能在这么长的时间不抽烟,想不戒烟也难。
六只梨子,用一根五米长的棉线,每隔一米拴一只。现在吃掉了一只梨子,要求还用这根棉线,仍然是每隔一米拴一只梨子,棉线不剩,应该如何拴?
答案:根据题意:六只梨子,棉线的两头各拴一只,中间四只。一头的梨子吃掉了,不能把这一米棉线剪掉,也不能把中间四只梨子拉开距离,可是,并没有规定棉线一定要直的呀。把绳的一头拴在另一头的梨子上,就成了一个圈。有些时候,人在头脑中印刻的事物的形象越丰富, 想象力 就越开阔,越深刻。
白鹤写数字:白鹤每写一个数字符号(0、1、2、3、4、5、6、7、8、9 ,共10个)需要蘸一次墨水,要把0 ~12 的数字连续写出,共需要蘸多少次墨水?
答案:从0~9 共有10个数字符号,而10、11、12 三个数中则有6个数字符号。也就是说,从0~12总共有16个数字符号。所以白鹤写完0 ~12的数,需要蘸16次墨水。
老李有一片长势不错的牧场,如果他去放牧21只羊,那么,12个星期就可以把这个牧场上的草吃完;如果放牧23只羊,那么9个星期就可以把草吃完。现在老李有了27只羊,那么,这些羊几个星期可以把草吃完呢?
答案:需要6个星期就可以把草吃完。
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及答案(5)
★ 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及答案
★ 小学生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 经典的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 逻辑思维题训练逻辑题目大全附答案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及答案(2)
★ 逻辑思维训练500题及答案(3)
★ 经典逻辑思维训练题25题带答案
★ 高智商逻辑思维训练题及答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以上介绍就是关于数学思维训练500题和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训练500题的全部了,还有不懂的朋友欢迎咨询~~
本图文由用户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本站举报。转发注明出处:https://www.xsy-edu.com/n/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