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最难的奥数题(高一数学竞赛试题)

网上有很多史上最难奥数题及答案的内容,今天小编来谈谈高一数学竞赛试题,一起来看看!

初三最难的奥数题

解:这道题如果作为填空题,就可以简单来做。见下图是整个题的解析图。

这道题利用四点共圆来做题,作EH⊥AB于H,联结AD,则四边形ADEH,BCEH和EFGH四点共圆,△AEG是等腰三角形,Rt△AFG≌Rt△EFG≌Rt△EHG;∠FAG=∠FEG=∠HEG=π/6;AG=EG=10(已知),FG=HG=5,AF=EF=5√3;AE=10√3;

因为:Rt△AED∽Rt△BEC,则:AD/BC=DE/CE/=AE/BE 得:

DE=AD*CE/BC=4AD/CF=4AD/(4+5√3);  AD=(1+5√3/4)DE……(1)

AE*CE=BE*DE=(BD-DE)DE=40√3…….(2)

根据勾股定理,得:AD^2+DE^2=AE^2=300,

即:[(4+5√3)DE/4]^2+DE^2=[1+(1+5√3/4)^2]DE^2=300……..(3);

DE=40√3/√[16+(4+5√3)^2];  代入式(2),得:BE=√[16+(4+5√3)^2];

BD=BE+DE=40√3/√[16+(4+5√3)^2]+√[16+(4+5√3)^2]

=[40√3+16+(4+5√3)^2]/√[16+(4+5√3)^2]=(107+80√3)√(107+(40√3)/(107+40√3)。

填空:(107+80√3)√(107+(40√3)/(107+40√3)。

如果解析这道题,就需要以F’为圆心画圆,通过圆的关系,利用EFGH四点共圆,外角=内对角, 得出以G为顶点的6个角相等。当然,还要用到垂径定理,得出△MNE是等边三角形。F和F’重合。如果作为大题,这道题就必须按照这个步骤来解题。而填空题不需要过程,填上答案就算完事。可以直接引用。

高一数学竞赛试题

4 已知函数f(x)=ax+1-√(1+x^2)在[0,+∞)上是单调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根据函数增减性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设0≤x1x2,x2-x10,

f(x2)-f(x1)=a(x2-x1)-(√(1+x2^2)-√(1+x1^2))

=a(x2-x1)-[(1+x2^2)-(1+x1^2)]/(√(1+x2^2)+√(1+x1^2))

=a(x2-x1)-(x2^2-x1^2)/(√(1+x2^2)+√(1+x1^2))

=(x2-x1)*[a-(x2+x1)/(√(1+x2^2)+√(1+x1^2))]

如果f(x)为增函数,则f(x2)-f(x1)0,

所以a-(x2+x1)/(√(1+x2^2)+√(1+x1^2))0,

a(x2+x1)/(√(1+x2^2)+√(1+x1^2)),∀x∈[0,+∞)

上式右边总是大于0的,但是可以无限趋近于0,所以a≤0。

如果f(x)为减函数,则f(x2)-f(x1)0,

所以a-(x2+x1)/(√(1+x2^2)+√(1+x1^2))0,

a(x2+x1)/(√(1+x2^2)+√(1+x1^2)),∀x∈[0,+∞)

上式右边总是小于1的,但是可以无限趋近于1,所以a≥1。

xiaofeier8 的解法中,f(x)的导数求错了,

f'(x)=a-x/sqrt(1+x^2)≠a-1/ 2√1+x^2。

1.设a、b满足2a^2+6b^2=3,证明函数f(x)=ax+b在[-1,1]上满足|f(x)|≤√2

解法一:f(x)是一次函数,其最值在端点处取得,故只需要证明|f(1)|≤√2,|f(-1)|≤√2即可,即

|b+a|≤√2,|b-a|≤√2,

可以用解法二的证法,也可以用不等式证明。

因为2*a^2+6*b^2=3,故a^2+b^2=3/2,

由算术平均≤平方平均,

对任意四个非负数x1、x2、x3、x4,有(x1+x2+x3+x4)/4≤sqrt((x1^2+x2^2+x3^2+x4^2)/4) ,

令x1=x2=x3=|a|/3,x4=|b|,

得(|a|+|b|)/4≤sqrt((a^2/3+b^2)/4)=sqrt((a^2+3*b^2)/12)=sqrt((3/2)/12)=1/√8,

所以|a|+|b|≤4/√8=√2,

于是|b+a|≤|a|+|b|≤√2,

|b-a|≤|a|+|b|≤√2。

证毕。

2a^2+6b^2=3变形为:2/3*a^2+2*b^2=1,

即a^2/(3/2)+b^2/(1/2)=1,

设 a=√(3/2)*cos θ,b=√(1/2)*sin θ,

|f(x)|=|ax+b|=|x*√(3/2)*cos θ+√(1/2)*sin θ|

=sqrt(x^2*3/2+1/2)*|sin(θ+φ)|

(利用公式 A*cos α+B*sin α=sqrt(A^2+B^2)*sin(α+ψ))

≤sqrt(x^2*3/2+1/2)

≤sqrt(1*3/2+1/2) (x^2≤1)

=√2。

证毕。

xiaofeier8 的解法中,把f(x)当成向量值函数f(x)=(ax, b)了,不知道是不是提问者之前输错了。

★我想说一句,在第2题第1问中有人说由于(α+2)(β+2)0得到

αβ+2(α+β)+40

又由韦达定理得b-2a+40

∴2ab+4 但是由2ab+4怎么能得到题目中的2|a|4+b呢?

关于这一问,稍加修改即可得到结果

|α|2, |β|2,故必有α2, β2,

所以(α-2)(β-2)0,

αβ-2(α+β)+40,

由韦达定理,b+2a+40,

即-2ab+4,

结合2ab+4,

故2|a|4+b。

反推回去可以得到第二个命题的证明。这样,四个问题都解决了。不过,你会又有一个问题,采纳谁的答案呢?

10道变态难奥数题

观察下的每项都是(n+1)^3-n,你可以一次试试的!

1*2*3+2*3*4+3*4*5+···+25*26*27+26*27*28

= (2³ – 2) + (3³ – 3) + …… + (27³ – 27)

= 1³ + 2³ + 3³ + …… + 27³ – (1+2+3+……+27)

套用连续立方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 (1+2+3+……+27)^2 – (1+27) * 27 / 2

= [(1+27)*27/2]^2-378

=378^2-378

=378*377

=142506

1×2+2×3+3×4+4×5+…+2002×2003

=1/3*1*2*3+1/3[2*3*4-1*2*3]+1/3[3*4*5-2*3*4]+….+1/3[2002*2003*2004-2001*2002*2003]

=1/3*2002*2003*2004

=2678684008

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3:2,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1/5,乙的速度提高2/5,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26KM。两地相距多少KM?

设AB两地相距x千米

[2/(3+2)x]/[3×(1+1/5)]=[3/(3+2)x-26]/[2×(1+2/5)]

x/9=3x/14-130/14

13x/126=130/14

x=90

1/1*3+1/2*4+1/3*5+1/4*6+1/5*7……1/98*100+1/99*101

=(1-1/3+1/2-1/4+1/3-1/5+1/4-1/6+1/5-1/7+……+1/98-1/100+1/99-1/101)÷2

=(1+1/2-1/100-1/101)÷2

=15049/10100÷2

=15049/20200

甲、乙、丙三人同去商场购物,甲花钱数的1/2等于乙花钱数的1/3,乙花钱数的3/4等于丙花钱数的3/5,结果丙比甲多花了98元钱,问他们共花了多少钱?

98÷(3/4÷3/5-1/3÷1/2)×(1+1/3÷1/2+3/4÷3/5)

=98÷(5/4-2/3)×(1+2/3+5/4)

=98÷7/12×35/12

=168×35/12

=490元

甲和乙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假设两人的速度保持不变),当甲跑了75米时,乙跑了60米。那么,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跑了多少米 ?

100×60/75

=100×4/5

=80米

6分之1+12分之1+24分之1+48分之1+96分之1+192分之1

=1/6×(1+1/2+1/4+1/8+1/16+1/32)

=1/6×(1-1/32)

=1/6-1/192

=31/192

因数5的个数决定末尾0的个数

2008÷5=401个(取整)

2008÷25=80个(取整)

2008÷125=16个(取整)

2008÷625=3(取整)

401+80+16+3=500个

1*2*3*4*5*6*……*2008末尾有500个0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度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0分=2/3小时

原定时间1÷【1-1/(1+20%)】=6小时

原来速度【120-120/(1+25%)】÷【6-2/3-6/(1+25%)】=24÷8/15=45千米/小时

甲乙相距45×6=270千米

四(1)班数学期末测试全班平均成绩92分,男生参加测试的人数是18人,平均分是89分,女生的平均分是94分,求女生人数(用小学四年级的方法做)

(92-89)×18÷(94-92)=27人

陈明骑车旅行,平路每天走38千米,山路每天走23千米,他15天共走了450千米。问这期间他走了多少千米山路

(38*15-450)/(38-23)*23=8*23=184千米

超难初三数学竞赛题

要实例还是来源?

来源:菁优网,注册后点击练习,再选择“难题”

然后在线练习。

真的都够难!

实例也有:

99(2009年浙江杭州)24.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平行于x轴的直线 与函数 和函数 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和点B,又有定点P(2,0) .[来源:Zxxk.Com]

(1)若 ,且tan∠POB= ,求线段AB的长;

(2)在过A,B两点且顶点在直线 上的抛物线中,已知线段AB= ,且在它的对称轴左边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试求出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已知经过A,B,P三点的抛物线,平移后能得到 的图象,求点P到直线AB的距离 .

(2009年浙江杭州24题解析)(1)设第一象限内的点B(m,n),则tan∠POB ,得m=9n,又点B在函数 的图象上,得 ,所以m=3(-3舍去),点B为 ,

而AB∥x轴,所以点A( , ),所以 ;

(2)由条件可知所求抛物线开口向下,设点A(a , a),B( ,a),则AB= - a = ,

所以 ,解得 .

当a = -3时,点A(―3,―3),B(― ,―3),因为顶点在y = x上,所以顶点为(- ,- ),所以可设二次函数为 ,点A代入,解得k= - ,所以所求函数解析式为 .

同理,当a = 时,所求函数解析式为 ;

(3)设A(a , a),B( ,a),由条件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

设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

点A(a , a)代入,解得 , ,所以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3或

给我邮箱,我发给你。

希望对你有帮助。O(∩_∩)O~

初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啧啧,听天由命吧,没有平时的积累基本考不到好成绩。一晚上没多少机会的。好好休息吧,尽力就好。

初三最难的奥数题(高一数学竞赛试题)

史上最难奥数题及答案

世界上最难的三年级数学题

世界上最难的三年级数学题三年级,数学的高深莫测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用常人思维能够解开的,数学的研究人类一直都在进行着,我们不妨看看这世界上最难的三年级数学题是怎么样的。

世界上最难的三年级数学题1 哥德巴赫猜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猜想(前者称”强”或”二重哥德巴赫猜想,后者称”弱”或”三重哥德巴赫猜想):

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2.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考虑把偶数表示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如果把命

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

以上介绍就是关于史上最难奥数题及答案和高一数学竞赛试题的全部了,还有不懂的朋友欢迎咨询~~

本图文由用户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本站举报。转发注明出处:https://www.xsy-edu.com/n/2967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