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考试卷子免费(去年小升初试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六年级小升初必考题数学,以及去年小升初试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升初数学考试卷子免费

《数学小升初入学考试名校名试卷复习测试模拟真题假期作业(小学生家长慧整理)》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pwd=1234

提取码:1234

资源目录:

数学小升初入学考试名校名试卷复习测试模拟真题假期作业(小学生家长慧整理)

小升初人教新课标数学模拟试卷+解析 42套(小学生家长慧整理)

小升初人教新课标数学练习试卷 23套 189页(小学生家长慧整理)

小升初高分夺冠真卷-数学-PDF文档 20套(小学生家长慧整理)

通用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专题 320页(小学生家长慧整理)

其他资料(小学生家长慧整理)

小升初总复习数学归类讲解及训练(含答案) 100页.doc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汇总 70页.doc

小升初数学思维训练教程 326页.doc

小升初数学全国难题试题精粹100例及解析 94页.doc

小升初数学二十套经典模拟题及答案 82页.doc

小升初数学典型应用题解析43页.doc

小升初高分夺冠真卷-数学-word版A4排版 87页.doc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 53页.doc

六年级数学名校小升初模拟试题解析12页.doc

小升初数学考试卷子免费(去年小升初试卷)

去年小升初试卷

一、填空每个括号0.5分,共18分。

1、40%=8÷( )=10:( )=( )(小数:)

2、、1千米20米=( )米 4、3吨=( )吨( )千克

3 时15分=( )时 2、07立方米=( )立方分米

3、四百二十万六千五百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4、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5份的数是( ),这个数的分数单位是( )。

5、4、8、12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0.25 : 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

7、在1 、1.83和1.8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100题

第八届“希望杯”六年级一试详解

作者: | 查看: 167次

1、原题:   

      解析:和“培训百题”给出的计算题比较起来,这应该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用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循环小数化分数,把循环节为“1”的这个无限循环小数化成分数九分之一,这道题应该就能算出正确答案。

   2、原题:

      解析:这道题是把“培训百题”中的第9题,稍作改动而来的。

      那么,解答方法自然一样。通过题中给出的条件,可以得到如下等式:

                             3a+2=4b+3=5c+3

                           由:4b+3=5c+3,且它们都是小于10的自然数,

                         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b=5,c=4,并进一步得出, a=7

                        所以:(2a+b)/c=(2*7+5)/4=4.75

    3、原题:若用“*”表示一种运算,且满足如下关系:

               (1)1*1=1;  (2)(n+1)*1=3×(n*1).

               则,5*1-2*1=     。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新运算”问题。是“培训百题”上的第21题变动数字后出来的。

          做这类题的方法,就是严格按照题中给出的运算规则,一步步代入后进行计算即可。

     具体到这道题就是:

       5*1-2*1

     =3×(4*1)-3×(1*1)

     =3×3×(3*1)-3

     =3×3×3×(2*1)-3

     =3×3×3×3(1*1)-3

     =3×3×3×3×1-3

     =81-3

     =78

  4、原题:一个分数,分子减1后等于2/3,分子减2后等于1/2,则这个分数是      。

     解析:这道题在“培训百题”上没有它的影子,但是在小升初数学中却是一道频点很高的题。题本身不难,即使没学过小学奥数的同学,在课本的同步练习也应见到过这道题。即使没有找到方法,试算出是可以试算出来的。答案是:5/6

5、原题:将2、3、4、5、6、7、8、9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八个格内(不能重复),可以组成许多不同的减法算式,要使计算结果最小,并且是自然数,则这个计算结果是:

                    □□□□-□□□□

    解析:这是一道最值问题。在很多资料上都有这道题的原形,

          “把1、2、3、4、5、6、7、8这八个一位数各用一次,组成两个四位数,要使这两个四位的差最小,那么这两个四位数各是多少,它们的差是多少?”

           要想让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最小,那么就要让这两个四位数最大限度地接近。

        首先,最高位的数相差不应该超过“1”,就是说只能是“1”

          其次,大的数后面的三位数要取最小值,而小的数后面三位则要取最大值。

          具体到本题就是:6234-5987=247 

          而原形题的答案则是:5123-4876=247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试一试:

          9234-8765=

          8234-7965=

         7234-6985=

          5236-4987=

          4256-3987= 

   6、原题:一个箱子里有若干个小球,王老师第一次从箱子中取出半数的球,再放进去1个球,第二次仍从箱子中取出半数的球,再放进去1个球,……如此下去,一共操作了2010次,最后箱子里还有两个球。则未取出球之前,箱子里有小球     个。

    解析:这是一道很老的题了。在很多有关儿童智力培训开发的书籍、资料经常出现。

    我们可以用倒推法来看一看这道题是怎样的。

    最后箱子里有两个球。这两个球中,有一个是刚放进去的。如果不放这个球,那就是只有一个球;而这一个球,是拿走一半后剩下的另一半。如果那一半不拿走的话,应该有两个球。而两个球中,有一个是拿出一半后放进来的,如此反得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未取出球以前,箱子里有2个小球。

  7、原题:过年了,同学们要亲手做一些工艺品送给敬老院的老人。开始时艺术小组的同学们先做一天,随后增加15位同学和他们一起又做了两天,恰好完成。假设每位同学的工作效率相同,且一们同学单独完成需要60天,那么,艺术小组的同学有      位。

    解析:这是“培训百题”上的第74题,只不过是把说法变了一下而已。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同学一天的时间只能做一件工艺品,那么就是要做60件工艺品。

    因为增加的15位同学做了两天,那么,这15位同学就是完成了15*2=30(件)工艺品,那么另外的30件工艺品就都是艺术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又知道艺术小组的同学前后共做了3天,可以知道艺术小组1天能完成10件,所以艺术小组的人数就10位。

  8、原题:某超市平均每小时有60人排队付款,每一个收银台每小时能应付80人,某天某时段内,该超市只有一个收银台工作,付款开始4小时就没有顾客排队了。如果当时有两个收银台工作,那么付款开始     小时就没有人排队了。

    解析:“培训百题”上的第78题原样抄过来的。

    显然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我们可以先转变成“牛吃草”模型。即:某草地上的草均速生长着,每周增长60份草,一头牛一周能吃80份草;如果让一头牛在这块草地上吃的话,能吃4周的时间,如果让两头牛来吃,能吃几周?

    草地原有草量是:4*80-4*60=80(份)

    两头牛在一个周的时间里,对付完新生长出的60份草后,还有2*80-60=100(份)的力量来对付原有的草量,就是说,这两头牛专门用来对付原有草量的工效是100份/周。

    80/100=0.8(周)

    具体到本题,就是0.8小时了。

     这道题解到这里,我突然想起第六届“希望杯”六年级二试的最后一道题,还有前几天华杯赛初试(小学组)的最后一题。大家想一想,这几道题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9、原题:下面四个图形都是由六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其中,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解析:这道题可以看成是一道送分的题了。答案是“A”。

      这道题“培训百题”中的64题的翻版。

    10、原题:如下图所示的四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依次用S1、S2、S3、S4表示,则S1、S2、S3、S4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解析:在本套试卷中,这道题应该算是一道比较难的题了。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还都把这道题答对了。当然在这对里面,“懵”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如果真要进行严格论证和推理的话,恐怕就没几个人能真正答上来了。好在这道题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这分自然是要给的。在这里我把自己对这道题的理解谈一下。

    既然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那么就要准确求出各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图(1)、图(2)、图(3)的面积都好求,分别是0.57、0.215、0.5,而图(4)的面积就不那么好求了。利用小学的知识,显然是做不到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百题培训”上的第60题,那也是一道比较面积大小的问题。在那道题给出的条件中,直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不可能的。但题中给出的答案却很巧妙地采用了割补的方法,把问题给轻易解决了。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也采用割补的方法,来把这道题解决掉。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上、下两个红色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绿色部分的面积与黄色部分面积不相等。如果把绿色部分面积割补到黄色区域,可以看出,代表阴影面积的部分小于图1中两个红色三角形的面积,即,原阴影部分面积小于0.5,但又比较接近于0.5。

    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S2S4S3S1.

    补充:关于第10题的第四个图形,通过割补的方法,其阴影部分可以拼成如下图中红色与青色部分之和。

     红色部分的面积是0.215,刚好和第二个图开的面积相等,而青色部分正好是第四个图形比第二个图形多出的那部分,所以 S4面积大于S2面积。

11、原题是“百题培训”中的第72题,一字未改。在这里就不抄原题了。

      解析:这道题的解题关键是,两根铁棒在水中的长度是相等的。由此可以很容易地得出两根棒的长度之比是5:6,进一步得出两棒的长度之差是3厘米。

      这道题80%以的同学都做对了,可以看成是一道送分题吧。

      另外还想说一句的是,在前一天的华杯赛初试中的第二题,和这道题大致相仿,莫非是一个老师在出题?

      12、甲、乙、丙三个人一起去钓鱼。他们将钓得的鱼话一个鱼篓中,就原地躺下休息。结果都睡着了。甲先醒来,他将鱼篓中的鱼平均分成三份,发现还多一条,就将多的这条鱼扔回河中,拿着其中的一份回家了。乙醒来后,他将鱼篓中现有的鱼平均分成三份,发现还多一条,也将多的这条鱼扔回河中,拿着其中的一份回家了。丙最后醒来,他也将鱼篓中的鱼平均分成三份,这时也多一条鱼。问这三人至少钓到      条鱼。

      解析:这道题可以倒推试算的方法来求出结果。

      既然是求最小值,那就假设丙醒来后,只剩4条鱼了,由此可以知道,乙醒来后看到的应该是7条鱼,与现实不符,因为甲把一条鱼扔回河中,说明甲在分鱼时,是按条数分的。也就是剩下的两份加起来应该是偶数。而7不是偶数;

      那么我们就再假设丙醒来后看到的是7条鱼,有上面的例子,自然也与现实不符。

    如果丙醒来看到的是10条鱼,则乙看到的则是16条鱼,而甲在分鱼前就是25条鱼,所以答案是25。

  13、过冬了,小白兔只储存了180只胡萝卜,小灰兔只储存了120棵大白菜。为了冬天里有胡萝卜吃,小灰兔用十几棵大白菜换了小白兔的一些胡萝卜,这时他们储存的食物数量相等。则一棵大白菜可以换    只胡萝卜。

      解析:这道题首先要从总体上考虑。它们的食物总数是180+120=300(只、棵),那么当它们数量相等时,每兔拥有的数量就应该是300/2=150(只、棵)。

      小灰兔原有120,通过交换变为150,增加了30。

      也就是,小灰兔拿出了十几个,后又换回了比这十几个还多30的一个数。

      我们可以推算一下,可能的情况是:

      小灰兔拿出11棵白菜,换回了41个胡萝卜;

      小灰兔拿出12棵白菜,换回了42个胡萝卜;

      小灰兔拿出13棵白菜,换回了43个胡萝卜;

      小灰兔拿出14棵白菜,换回了44个胡萝卜;

      小灰兔拿出15棵白菜,换回了45个胡萝卜;

      小灰兔拿出16棵白菜,换回了46个胡萝卜;

      小灰兔拿出17棵白菜,换回了47个胡萝卜;

      小灰兔拿出18棵白菜,换回了48个胡萝卜;

      小灰兔拿出19棵白菜,换回了49个胡萝卜;

      在这9种情况中,相比之下,最能符合题意答案的是“ 小灰兔拿出15棵白菜,换回了45个胡萝卜;”

      所以,我们给出的答案是“3”只。

    在这道题中,有的同学给出的答案是“4”,可能是把十棵也当成了十几棵来看待,刚好拿出了10棵,换回了40只,数量正好增加30。但没进一步深算,其实15棵是一个更好的、合理的数字。

    14、王宇玩射击气球的游戏,游戏有两关,两关气球数量相同。若王宇第一关射中的气球数比没射中的气球数的4倍多2个;第二关射中的气球数比第一关增加了8个,正好是没射中的气球数的6倍,则游戏中每一关的气球有       个。

      解析:这道题和“培训百题”中的第43题一致,只是把情景和数量变了一下,本质上是一样的。

      用方程来解这道题比较容易。

      设第一关没射中的球数为X,则第一关射中的气球数就是4X+2;

        第二关没射中的球数为X-8,第二关射中的气球数就是4X+2+8

        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条件,则有:(X-8)*6=4X+2+8

                              解得:X=29

       所以,每关的气球数就是29*(4+1)+2=147(只)

    15、原题:已知小明的爸爸和妈妈的年龄不同,且相差不超过10岁,如果去年、今年和明年,爸爸和妈妈的年龄都是小明年龄的整数倍,那么小明今年     岁。

      解析:这道题是从“培训百题”中的第41题演变而来的。

      因为年龄都是以整数计的,那么去年、今年和明年就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而且在这三个连续自然数中,一定有一个数是3的倍数。

      因为两位家长的连续三年的年龄数是小明年龄的整数倍,可以想见,小明的年龄不会超过4岁。

      又知道爸爸与妈妈的年龄差不超过10,条件限制进一步缩小,可知小明的这三年的年龄只能是1、2、3岁。

      而其父母对应的年龄数则只能是:父:31、32、33;母:25、26、27。

                                或:父:37、38、39,母:31、32、33

      如果该题没有父母年龄差这个限制,

      则小明的年龄也有可能是2、3、4岁,

     而爸爸的年龄则对应于:38、39、40,

       妈妈的年龄则对应于:26、27、28。

    16、观察图1所示的减法算式发现,得数175和被减数571的数字顺序相反。那么,减去396后,使得数与被减数的数字顺序相反的三位数共有       个。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数与数位”的问题。是希望杯最常见的一种题型,属必考题型。“培训百题”的第80题已对这道题进行过详细的解答。在这里我们用数字谜语的方法来对该题进行解析。

     我们来看图2,这是一个减法算式,三位数减三位数,得数还是一个三位数。说明A和C肯定不是零。

      再看十位上的数。B减9,得数的中又出现B,说明B在减9时有过借位。

      再看百位上,A被借去“1”后,减3得“C”,即说明A是一个比C大4的数。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A、C可能是:

                        5,1;

                        6,2;

                        7,3;

                       8,4;

                       9,5,共有5组情况成立。

     而当B是任何一个一位数(包括0)时,共有10种情况,

     图2所列的算式都能成立。5*10=50(个)

    17、原题:甲、乙两服装厂生产同一种服装,甲厂每月生产服装2700套,生产上衣与裤子的时间比是2:1;乙厂每月生产服装3600套,生产上衣和裤子的时间比是3:2,若两个厂合作一个月,最多可生产服装     套。

      由已知条件得可,甲厂每天专门生产上衣可生产135件,每天专门生产裤子可生产270条;

                      乙厂每天专门生产上衣可生产200件,每天专门生产裤子可生产300条;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生产上衣的工效上,乙厂远远高于甲厂,而在生产裤子上,则两厂相差不是很多。

    因为生产上衣比较费事,所以我们安排在这方面最有优势的乙厂用全部时间来生产上衣;

    那么乙厂在一个月(30天)的时间里,能生产上衣200*30=6000(件);

    而让甲厂一开始也专门生产裤子,来和乙厂生产的上衣进行配套。而甲生产6000条裤子只需要6000/270=200/9(天)的时间;

    甲厂还有30-200/9=70/9(天)时间,按比例既生产上衣也生产裤子;

    在这70/9天的时间里,甲厂还可以成套生产服装:(70/9)/(30*2700)=700(套)

    加上开始合作生产的6000套,最多能生产:6000+700=6700(套)

    18、原题:一收银员下班前查账时发现:现金比账面记录少了153元。她知道实际收钱不会错,只能是记账时有一个数点错了小数点。那么记错的那笔账实际收到的现金是      元。

      解析:作为收银员,每天下班前都要核对所收现金与所打收据是否相符。

      即然“实际收钱不会错,而现金与账面记录少了153元”,说明是记账时出了问题,

          “有一个数点错了小数点”而且是多记了,说明是小数点往或移了一位,使原数扩大了10倍,也就是比原数多记了9倍,让这多出来的153元,除以9,就是实际收到的那笔现金。153/9=17(元)。

      这道题考查学生关于小数点的知识,虽然是四年级的知识点,但在小升初考试中,出现的频点很高,而且这类问题的解答也很简单,只要让住:小数点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即可。

      19、现有5吨的A零件4个,4吨的B零件6个,3吨的C零件11个,1吨的D零件7个。如果要将所有零件一次运走,至少需要载重为6吨的汽车     辆。

      解析:这是一道统筹类问题。即使出现在二年级小学生的考卷上,也不能算是超纲。但现在却出现在了六年级的竞赛卷上,而且占据的位置还很特别。一般情况下,这个位置上出现的都是压轴题。这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看到了统卷老师的高明。因为在判卷中我们发现,竞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这道上丢了分。这是不是更有点不可思议。

      其实这道题很简单,先把画在草稿纸上,在一起拼一拼就行了。

     5  1   5  1    5  1   5  1   

     4   4   4    4     4 1 1   411   

     3 3     3 3   3 3   3 3   3 3    3

    看看有几组,就安排几辆车好了。

  20、原题: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之比是3:2,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20%,乙的速度提高1/3,这样当甲到过B地时,乙离A地还有41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     千米。

      解析:“无鱼不成席”,行程问题历来是所有小学阶段综合性考卷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重头菜。但把这道题放在了这里,似乎不是来压轴的,倒像是来凑数。其实这是一道很精彩的题,它来自于“培训百题”中的第52题,虽只改动了两个数字,却成了点睛之做,以致于让许多同学“看着很简单、很熟悉,就是没做对”。

      画线段图是解行程问题最常见也最实用的工具。因时间关系,这里我们就不画了。

      因为他们同时、相向而行,甲、乙的速度之比是3:2,那么相遇时他们所走过的行程之比必然是3:2,也就是说,甲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三,乙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二;

      相遇后,他们分别提速,此时的速度比由3:2变成了27:20

      甲走的还是快,而且到B地只有全程的五分之二,而乙还是相对慢,到A地还有全程的五分之三,所以当甲到达B地时,乙一定还在奔向A的途中;

    根据他们的速度比,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求出,在相同的时间里,当甲走完剩下的全程的五分之二时,乙相应地能走全程的几分之几。即当甲到达B地时,乙走了全程的8/27;

    那么,此时,乙距A地还有全长的3/5-8/27=41/135,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个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数“41”,因为它刚好和“乙离A地还有41千米”相对应,所以,我们很容易地得到A、B两地相距135千米。

    总体来看这套试卷,出的很有水平。而且大多题型都来自于“培训百题”,给了参赛同学更多的“希望”。

    建议进行二试的同学,还是要多在“培训百题”上下些功夫。因为我们发现,在“培训百题”中的很多有份量的题,在这套卷都没有出现,应该是给二试留着要用的。

    大家要注意在计数、图论、组合、数论上多下些功夫。

    去年五、六年级二试最后的那两道题,我们仍记忆犹心,那才是真正显示我们水平的地方。

六年级小升初必考题数学

小升初考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极其重要,我整理了一些小升初必考题型。

1、一个整数和它倒数之和为16.0625,这个数是()。

答案:16

2、一张正方形纸,周长是4/5米,把它对折以后,面积是()平方分米。

答案:2

3、A、B两地相距300米,甲、乙、丙三人轮流由两个人抬一桶水由A到B,平均每人抬()米。A、100米           B、150米        C、200米 D、300米

答案:C

4、、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个位上的数字是c,表示这三位数的式子是()。A、abc           B、a+b+c            C、100a+10b+c

答案:C

5、一张边长为正方形的纸,如果在这张纸上剪四个相等且最大的圆,这张纸的利用率是()。A、78.5%          B、80%           C、75%           D、82%

答案:A

6、三峡水库总库容39300000000立方米,把这个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答案:393亿

7、7/9的分数单位是(),再增加()个这样的单位正好是最小的质数。

答案:1/9;11

8、在72.5%,79,0.7255,0.725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答案:79

9、猎狗前面150米有一只兔子,兔子的前方520米是灌木丛,如果兔子钻进去猎狗就捉不到兔子。已知兔子的速度是每秒14米,猎狗的速度是每秒18米。猎狗能不能抓到兔子?

答案:150÷(18-14)×14=525米   (150+520)÷18=37又4/9(秒)   520÷14=37又2/7(秒),抓不到。

10、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2天完成。这件工作,先由甲做了若干天,然后乙继续做完,从开始到完工共用了14天,问甲、乙两人各做了多少天?

答案:9小时。

以上是我整理的小升初数学必考题型,希望能帮到你。

以上就是六年级小升初必考题数学和去年小升初试卷的全部内容,还有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咨询~~

本图文由用户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本站举报。转发注明出处:https://www.xsy-edu.com/n/2938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