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乡试 会试 殿试 院试顺序)

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

殿试后分为:第三名称探花。

殿试,为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殿试由内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创制,所以是从唐开始的。

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亲自在大殿上开科取士,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是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此次殿试规模不大。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即将称帝,她亲自主持考试,各地精英云集洛阳,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几天。

扩展资料

在明清时,其程序大体如下:

试前须复试,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应试。

复试毕,于四月二十一日应殿试,也在保和殿。

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制策题目,清初用时务策一道,题长二、三百字,所询一二事。

策文不限长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即所谓“院体”、“馆阁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殿试

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乡试 会试 殿试 院试顺序)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这是明清科举时的四次考试

按照顺序来说其实应该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院试是童生试的最后一关,蒙童想参加科举,第一关是县试,考过县试者可以参加府试,府试过了就是童生,就可以正式开始科考之路,考过府试者可参加院试,院试过了你就是一个有功名的人,就是秀才。可以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等特权。

这个时候你虽然有了功名,但是你还不能做官,想做官最起码得过下一个考试,也就是乡试,乡试考过就是举人,成了举人,你就能做官了,不过这种官你得等,等什么时候地方有缺朝廷又实在没人的时候才能轮到你,而且举人出身只能从基层做起,所以想要有前途,最好还是参加下一场考试,也就是会试。

会试在京城举行,由各省举人参加考试,考中者称贡士,在宋朝以前会试考完就可以安排你做官了,偶有皇帝会亲自在试一道,这就是殿试,殿试是武则天首创但是从宋太祖开始就成为了常例,由皇帝出题监考,择优录取为进士,在这些进士里成绩优异的还能直接入翰林院,基本上都是朝廷大官的储备人材,可以说以后就是官运亨通,前途光明。

秀才、举人、进士

区别在于考试级别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第一级是院试未考中后称“秀才”。

第二级乡试,每三年考一次,秀才们去考试,只要及格者的人都叫”举人”。

第四级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由此可见,级别最高的是进士。

扩展资料:

秀才: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就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是否及第,都可以称为秀才。

举人:汉代取士,没有考试之法,朝廷令各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后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都为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

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参考资料:科举制度-百度百科

殿试一甲二甲三甲分别叫什么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一共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由朝廷设立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起源于南北朝,创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成于宋朝,延续至元、明、清三代,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科举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几个阶段,通常由皇帝任命的大臣或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分为三甲,其中一甲只有三个人,给进士及第”,唤作进士一甲第一名、进士一甲第二名、进士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殿试“三鼎甲”。而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均为民间的习惯用语,不是官方用语。

殿试是明清时期最后一门考试,也是最高级的考试,相当于今天的高考,考生从童试到院试,再到乡试,会试,一路到达殿试。像现在的学生,先考小高考,进入初中学习,初中毕业要考,进入高中,高中毕业要考高考,而高考是学生考试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最公平的一个。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确立于唐代,完善于宋朝,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三朝,长达1300年。我国从隋唐到明清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大部分都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此外,科举考试还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作家和著名学者。可以说,在1300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所有的地区、大部分的书籍都与科举有关。科举制度为古代东方国家如朝鲜、越南所效仿,为近代西方国家如欧美所借鉴,所以说科举制度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第三名

第三名是探花。

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迹旦元,姿虚扰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探花”名称跟状元、榜眼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扩展资料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誉空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如北宋前期宰相寇准就是探花。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本图文由用户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本站举报。转发注明出处:https://www.xsy-edu.com/n/1827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