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录取规则(新高考3+1+2分数线怎么定)

新高考录取规则

新高考录取的规则:

普通类中对于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

对于采用单个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对于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在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实行分步投档录取办法。

有一些共同的规则,即“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这就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志向、体检结果、选科情况等,理性填报,并把最心仪的专业院校放前面。

高考志愿录取有以下几种情况:

1、排序: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包含前面批次已被录取的考生),分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

2、检索(分档):将考生档案分到高校的数据库档案中。

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投档数时。

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否则就对考生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一旦检索到投档数未满的高校而被分档后,则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3、投档: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定向投往高校。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地同时完成的。

4、录取: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

5、确认:高校将确定的录取名单通过网络回传给招生录取现场进行录取检查,一旦完成录取就办理录取手续。

新高考录取规则(新高考3+1+2分数线怎么定)

新高考3+1+2分数线怎么定

新高考3+1+2划定分数线如下:

普通类考生的本、专科分数线按照考生选择的选考学科类别并结合考生的总体成绩等因素划定。

艺术类、体育类的分数线以普通类的为基准,分地区综合考虑考生总体成绩、计划招生人数等因素,按教育部的不同要求划定。部分艺术特长、体育能力特别突出的考生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单独划定分数线。

注:需按照实际考生的总成绩划定,并且原则上加分项不能算入总成绩中,只能提供为参考。

新高考3+1+2是指:必考3门科目、选修2选1和选修4选2。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选考科目就是“1+2”,1为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一门,2为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3+1+2和3+3的不同:所谓的“3+2+1”模式,高考的满分依旧是750分。

“3”与前面模式中所代表的是一样的,语文、数学分值分别为150分,英语的分值为120分,  “ 1”指的是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里面必须选一科,分值为120分。

“2”指的是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科的或历史、或物理,五科里面任选两门科目,每门科目的分值为100分。

新高考录取分数线怎么定

高考录取分为本科线和专科线,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

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各校的投档人数是根据各校在本省录取人数的1.2倍投档,投档以后学校招生办从这1.2倍中以分数和志愿为主,参考学生档案中的其他信息,按计划内人数录取,其录取的学生中最低分就是该校俗称的录取线。

高考分数线录取方式

1、文理科生

文理科学生在高考生中占到了90%以上,它的分数线是根据考生的数量和成绩分布及招生计划数综合平衡后划定的,二本以上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偏高。

2、保送生

保送生的资格审定相当严,一般的高考生无法达到要求。保送生的选择范围是湖北省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在国际、国内的各种大赛中拿过大奖,品学兼优的学生。保送生一般被国内知名大学提前点名录取,不用参加高考。

3、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近年来高校为选拔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而进行的,招生计划一般在本年招生计划数的5%左右,考生须进行面试和高考。首先面试要过关方能取得自主招生的资格,然后,文化课一般要求过批次线。

新高考死亡组合

文理分科随着教育的需求逐渐成为过去式,截至目前,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城市已经实行新高考模式。区别于传统的高二分科,现在的高中生在高一时就要面临选科抉择。数语英依旧是必考科目,其它六科实行1+2模式:物理和历史二选一,政地生化四选二。这种制度极大方便了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不用被迫学习不感兴趣的科目,一定意义上也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但在选科方面,同学们也要仔细斟酌。有不少过来人直言“政史地”是最差组合,劝退了不少喜欢文科的同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雷区另有其它。

“政史地”成为最差组合?同学们要拎清现实

政史地可以归类于传统文科科目,这三门及其考验同学们的生活素养以及个人记忆、理解能力。就拿政治来说,初中和高中的学习重点完全不同,初中更偏向于了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高中则更需要专业化了解,更深层次的去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办。”历史和地理同样有极大的变化,如果说初中学习的是量变,那么高中无异于在学习质变的原因。难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同学们的知识面以及理解能力,和理科一样,政史地的知识也可以串联起来。

之所以有同学和老师说政史地难度大,主要原因还是专业覆盖率低,且本科高考分数线高。现在就业市场整体来看,理科生的出路还是高于文科,但这并不会影响大学专业选择。只要分数达到标准,科目就不会成为前行的障碍。但高中生们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很多同学初中知识学得很好,自以为能够轻易拿捏高中知识,最后却被现实无情打脸。每一次跨越都意味着一次成长,初中到高中也是一次知识的检验。所以同学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要以曾经为傲。

同学们谨防进入雷区,这三个组合才是“王炸”

还是不变的真理,一项科目的难度根本原因还在于同学自己。但并不是说新高考怎么选都是有利的,部分老师同学根据经验,总结出选科雷区:史化生。这三科包含文理,看似不偏不倚,但对于报考大学专业有很大的限制。且这三科的联系较小,每一科都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学起来也很吃力。不少选择这个组合的同学都表示后悔,那么它可怕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学习这三门吃力的主要原因还是思维方式落后。历史完全考察理解背诵能力,随着题型的变化,这项考察也会愈加深入。而化学则完全相反,它考察的是运算和推理以及日常积纍,这完全属于理科思维。两个考察内容完全相反的学科,想学好难度不容小觑。

从高考判卷标准来看,化学和生物这两科拿分优势很小。新高考实行的3+1+2模式没有以往的保底分,高考战场一旦出现疏忽,瞬间会落后万千学子。能够选择化学的同学对自己的理科思维还是有一定把握,但因为历史或生物的疏忽,这个优势反而变得平平无奇。这才是“史化生”被评为最差组合的根本原因。

高考意义重大,但一定要注意个人的健康

现在教育行业越来越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新高考的落实是这一历史性改变的体现。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泯于众人,剥夺孩子的休息时间去学习。尤其是对高考生来说,大部分城市的高三生甚至一个月只放一天假。想要从激烈的比拼中脱颖而出,势必要挥洒高于别人的汗水。但家长和孩子千万不能忽视健康问题,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不少新闻都报道过,孩子因为考前紧张,熬夜复习,最后晕倒在高考战场。这种情况让人惋惜的同时,也对家长们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学习生活压力太大患上抑郁症,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会阻碍国家的发展。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多关心孩子的状况,及时给孩子心灵疏导。学习的收获是学习本身,但现在却成了分数成绩,这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一定不能过度施压。抽空带孩子玩一玩,看看风景散散步,让孩子放松心情后他才能调整好状态,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总之,高考的改革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在选择科目方面家长也要多给孩子意见。综合孩子的学习能力,社会就业发展等来决定,千万不能只凭孩子的兴趣去选择,这会极大程度妨碍个人的未来发展。

新高考制度下大学录取方法

新高考录取规则如下:

1、分数优先: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

举例:甲考生600分,志愿1北京大学、志愿2清华大学、志愿3中国人民大学,乙考生598分,志愿1中国人民大学、志愿2复旦大学,由于甲考生分数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档。

如果甲考生不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但够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虽然其填在志愿3,甲也是先被投进中国人民大学,虽然乙考生志愿1是中国人民大学,依然在后面投档,这就是分数高优先投档。

2、遵循志愿:每个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

说明:高考未改革省份,通常可以填6-9个志愿,新高考省份通常有96-100多个志愿,投档时按照志愿1、志愿2、志愿3、志愿4等顺序投档,直到满足就投出,都不满足,就掉档了,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录取,所以我们要把分数最高、最想上的学校专业填在最前面。

切记切记,不要乱填,如果你志愿1是个分数低的、不想上的学校,那会直接被录取的,那真是有苦难言。

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省考试院在正式投档前一般会进行多次模拟投档,理解为正式演出前的排练,看是否有问题,以及和各院校沟通是否需要调整招生计划等,模拟没有问题后,会正式投档,投档后不再补充投档,只有在院校没有录满的情况下,会组织征集志愿填报。

新高考怎么录取模式

高考录取规则及方法为,以成绩为基础,辅助填报的志愿名次进行录取。

高考录取流程步骤有模拟投档、确定投档比例、正式投档、阅档、预录取、录取检查、打印录取名单和填发录取通知书。

1、模拟投档:在正式招生之前省招生办都会通过一个头疼的皮来来进行一个模拟的头套,这一部分其实是不需要学生来进行的。

2、确定投档比例: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模拟投档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投档比例。

3、正式投档:在正式投档中就是高考考生们通过招生的要求来填报志愿。而省级招办则是按照高校调档的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行一次投档。

4、阅档:招生的高校在规定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审阅

5、预录取:审阅之后,招生高校会按照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的结果上传至省级招办。

6、录取检查:省级招办对高校欲退档考生的情况进行审核,如果没有异议的话,录取就结束了。

本图文由用户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本站举报。转发注明出处:https://www.xsy-edu.com/n/1778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