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兄内容简介(茅盾文学奖应物兄简介)

应物兄内容简介

应物兄的中图分类号是I206.7。

《应物兄》是李洱创作的长篇小说,首发于2018年《收获》长篇专号秋卷和冬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8年12月出版。

小说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以“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相关各色人等渐次登场,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生活画卷。

2019年,《应物兄》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

济州大学在筹备成立儒学研究院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大事。

济大著名的几位老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泰斗乔木、考古专家姚鼐和古希腊哲学专家何为老太太,还有世界级儒学大师、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程济世先生,以及这些大师众多的门生、弟子和友人,都卷入其中,一场轰轰烈烈的儒学复兴大业就此展开。

由于兹事体大,引起领导重视,不仅济大校长、常务副校长亲自挂帅,省里的领导也全力参与;由于建造太和研究院、恢复程济世先生旧居原貌的工程复杂、涉及各方利益,于是引来了桃都山连锁酒店老板、养鸡大王、内衣大王甚至全球资本巨鳄齐齐登场。

就这样,简单变为复杂,明白变为微妙,原本的学术之事演变成了旧城改造、科技创新、引进外资等发展济州经济的大事。

茅盾文学奖应物兄简介

一、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1、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农民作家周克芹所著的长篇小说,发表于《红岩》1979年2期。

小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原是农村积极分子的许茂在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变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儿许秀云的遭遇最为不幸。

2、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作家李国文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

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

二、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1、李准《黄河东流去》

《黄河东流去》是李凖所著小说。该书作为李凖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饱含了作者巨大的心血。作品分为上下两集,其中上集完成于1978年,下集完成于1984年,最初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该书以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三省四十四县,一千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1938年到1948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2、张洁《沉重的翅膀》

《沉重的翅膀》是现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1年。

《沉重的翅膀》是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叙述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部长田守诚反对。女记者叶知秋写了有关陈咏明改革的报告文学,反响很大,但有人借机造谣中伤郑子云。田守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与郑子云展开较量。

三、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1、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2、凌力《少年天子》

《少年天子》是作家凌力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87年首次出版。

《少年天子》讲述面临明、清鼎革之际的严峻局面,顺治励精图治,力求变革,但不断受到朝庭保守势力的阻挠,最终以政治上的失败、爱情的幻灭,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小说结构严谨,风格凝重,语言流畅。

四、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1、王火《战争和人》

《战争和人》是作家王火创作的长篇小说,1987年—1992年出版分为三部出版,1993年首次结集出版。

全书以三部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的小说构成三部曲的形式,可以独立成文,也可首尾相衔,分别讲述了抗日战争前中后三个时期以国民党内部为视点的中国政局时局的变化。全书结构宏大,心理描写丰富细致,情节引人入胜。

2、陈忠实《白鹿原》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五、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1、张平《抉择》

《抉择》是当代作家张平著长篇小说,1997年首次出版。《抉择》以现实生活中大中型企业的艰难为背景,描述了一群领导干部腐败和广大群众反腐败的激烈斗争。

《抉择》展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塑造了李高成这样一位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忠贞不渝、大义凛然,为国家利益抛却个人情义的反腐败英雄形象,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激扬澎湃之情。

2、阿来《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8年。

小说描写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却有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并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展现了独特的藏族风情及土司制度的浪漫和神秘。

六、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1、熊召政《张居正》

《张居正》是熊召政创作的长篇小说,共有四卷,2002年结集出版发行。

《张居正》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之上,作者又以飘逸的笔致,随处布置点染一些浪漫主义的情节与人物,并用“木兰辞”、“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等词曲,总摄各卷的情调与韵味,使全书平添了一种苍凉悲壮的诗意,这也是《张居正》一书的显著特色。

2、张洁《无字》

《无字》是当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分为三部,2002年1月首次出版。

《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风云际会,对20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

七、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1、贾平凹《秦腔》

《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初版于2005年4月,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

2、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

八、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1、张炜《你在高原》

张炜在《你在高原》中塑造出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独具特色。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宁、曲两家故事作为主线,讲述了“高原”人们的生存方式,并在其中穿插了家族历史与祖辈和父辈的悲剧人生。

2、莫言《蛙》

《蛙》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万心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小说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扩展资料:

茅盾文学奖设立背景

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

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参考资料:茅盾文学奖—百度百科

应物兄值得读吗

应物兄死了,太和儒学研究院怎么办?还成立么,这个虚设的院长之后,是不是研究院也只成为一个话题而已?本来,我想说的是,《应物兄》这个结尾有点硬,有点突然刹车,有点用偶然性代替必然性。应物兄的死与不死,与一个大学要不要成立国学院并没有致命关系。也就是说,当李洱用车祸让“我们的应物兄”头朝地脚朝天,这个结尾的处理按理说有点不对。用偶然性替代必然性不应该是小说收束的最佳选择,比起鲁迅趁编辑不在就让阿Q被砍头,让连载的故事无法继续下去,应物兄的死似乎没有在前面的情节中推导出来。但写到此处,我又觉得,这其实也是个合适的选择,至少并不过分。因为李洱并没有打算让研究院挂牌,并没有设计过敲锣打鼓式的剪彩仪式。虚无,或者说幻灭,就应当戛然而止。偶然性在此处是有力量的,当它契合在整个故事当中的时候,正当其时,因为所有的表演都已尽兴,没有成立的研究院未必值得期待,这种不期待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一切重在过程,小说的意义已经在过程中尽情释放了,事实的有无似乎并不那么重要。

再回到小说的开头。围绕着太和儒学研究院,小说发生了很多故事。在一个大学成立一个国学研究院,这太不稀奇了,由它支撑一部近百万字的小说,可能吗?这就是小说家的抱负?13年精力写一个大学研究院的故事,而且结果还是虚无?然而小说却真的做到了,认真的“闲笔”成为小说的主体,太和儒学研究院的成立随着故事的推进渐行渐远,甚至,由于闲笔的精彩,至少我这样的读者都不希望它成立了。

济州大学,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吧,因为小说里的其他大学都是实有的中外知名大学。作家设想的济州是哪里?济源?郑州?我以为或许是这两座城市的合体。这也是李洱先后生活过最长时间的城市,文化上有差异但也有一致性。从地理方位和风土人情上,济州应该是济源,但从城市规模和济州大学要办的学术事业上,从它是一座有着800万人口的城市,它应该是一座省会级城市。小说除了济州、济州大学,其他很多物象都是有现实依凭的,而且作者尽量显得真实,以增强小说的逼真性。

尽管人物有随意穿梭的印象,但仍然能看出李洱的精心设计,弄清楚围绕太和儒学研究院的人物关系网络图,就差不多能还原作家构思时的思路。将要成立的太和儒学研究院,隶属于济州大学,全校上下尤其“高层”十分重视研究院的设立。校长葛道宏允诺大力支持。他已口头任命应物兄为将来的院长,现在的筹备组组长,为了加强力量,他又硬把费鸣塞到其中,或为助手,或为耳目,而费鸣又是应物兄的同门师弟,区别是,应物兄还成了导师乔木先生的女婿,费鸣则是其关门弟子。研究院成立的目标是研究儒学,而要想使研究院一炮走红,必须有一个学科带头人。这时,就在济州大学高层中出现一个虽未现身却炙手可热的人物:哈佛大学东亚系的济州籍著名学者程济世。引进程济世成了小说全部的核心,最大的悬念。一切可能性,研究院的规格、影响力、“招商引资”的机会,甚至研究院要不要成立,都系于程济世一身。

《应物兄》的奇特在于,小说写了近百个人物,李洱却在第一节就甩出了所有的关键人物。应物兄、葛道宏、费鸣、乔木,以及传奇人物程济世(当然是传说中的)几乎同时在第一时间登场。也就是说,假如近百万字的规模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恶战的话,作者却在一出手就打出了所有的大牌,完全不考虑长篇画卷所应具有的循序渐进,不像有成竹在胸。但这又是一种十分自信的写法,主角一开场就登场,是对所以其他后续支撑情节充满自信的表达。客观上,也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是一幅既立体又平面的画卷,是一种塔楼式的结构。正是由于重要人物的率先闪亮登场,才能带出后续的众多角色,鉴于结局的虚无,这些角色无所谓主次,也无所谓大小,在济州大学的这个舞台上,所有人都可以来表演、来议论。

《应物兄》读后感

《北上》是一本由刘统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520,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北上读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北上读后感1

和《应物兄》一样,阅读的过程同样也是吸引力逐渐被消耗殆尽的过程。我认为徐则臣虽然是70年末生人,但是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表现手法实际上和更早期的乡土文学更类似。写历史的厚重,写人物的命运,写时代的变迁,终究要落到“归乡”的模式上。这种虚构世界,因为所承载的宏大命题实际上只是一层泛泛而谈的概念,而变得索然无味。说实话,个人很怀疑这样的创作模式在现代生活里还能引起多少共鸣……

讨巧的油腻+生硬的卖弄,这也能得茅奖,绝了!活在京杭大运河的周围的人们,命运和大运河息息相关。故事从1900年一个意大利人小波罗来考察运河,雇了翻译船工杂役等人,在运河从南向北进发。路上在江苏山东的几个重要码头靠岸,考察了当地民风。在义和团八国联军和清朝政府的兵戈交战大环境中,一时受到清廷官员庇护,一时受到河匪路霸威胁,一时遭到流散义和团团众追杀,最终遗憾去世。他的弟弟才是波罗来到中国的目的,他的弟弟从联军队伍中受伤逃离,因为他爱上了一个中国天津做年画家的姑娘,并克服困难娶了她,从此隐姓埋名生活在中国乡村,直到日本侵略。弟弟的后人以及受雇于哥哥的几位的后人他们的命运离不开运河,有的跑船,有的摄影运河,有的在河边开特色客栈,有的拍摄运河纪录片。很不错的书,有故事,有历史,有现代感。

文笔略飘,然而中国的历史积淀的厚重便在于,即便仅仅是勾勒两笔,也已经足够深沉。故事的前面会读得非常沉闷,背景的过分铺垫使得作者不如刘震云的一些轻快题材那样迅速勾起读者兴趣;不过第二部开始能明显感觉到渐入佳境,那种徐徐展开的、千百年静如流水的繁衍生息开始在眼前穿梭浮现。这里尤其可以看出作者的把控力。我对这个题材的兴趣和对社会性文学作品的痴迷可能让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更大的宽容度。若要说不足,一是视野还有些窄(也许是我期望太高),二是内容尚有点轻(故事线薄了点),不过深度和广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在这部三十万字的作品里形成了一种妥协的平衡。

北上读后感2

《北上》是作者站在京杭大运河的沿河两岸通过当今与历史的交替展现、通过提取清以来北京至杭州的几个普普通通家族历经几代人,与运河共历百年沧桑的世间画卷、通过对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爱国之情犹如一幅卷轴在作者徐则臣的笔下自南而北缓缓展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沿河两岸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的悲壮进程。

《北上》以在时间上的跳跃描述了1901年以来百年运河的繁荣与衰落,追溯和期待;描述了一代代运河船民的苦难和期盼。运河水一日一日的流,运河两岸劳苦大众日子一天一天的过,运河水道上的船民以及因各种原因与这条运河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的生息命运。正如正文的开始所述一般,我的这篇读后感也很难理出个条理清晰的思绪,由于丝丝切切的心绪颇多,还真的有点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故事由自由制作人谢望和根据大运河申遗计划和成功而引发一期关于京杭大运河,名之《大河谭》栏目的构思。也正是由于这期节目引出了故事线索,将在这条河上发现的与这条河相关的事件、人物、沉船古迹一一结合推演出来,推介而出历史事件的一幕幕,令当今的人可以细细思量。

运河,一条曾经连通中国南北交通、经济的重要河流,曾经生、曾经长、曾经繁荣、曾经衰败、直至失去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如同运河两岸普通劳众的生老病死,在与自然抗争中、在与外来侵略抗争中、在与内部压迫抗争中、在人与人的抗争中,起起浮浮,不断延续,不断承前启后,同时也如同运河的命运一样,人生如寄,变幻无常,那一丝丝,一点点生生不息也罢、那一点点被同化的基因也罢,最终慢慢消亡,直至无所着迹,但是无论具有生命的生命体如何产生和消亡,只要在传承和延续,精神和伴随精神一道的旧物历事,就应当被保护和传记。就像这条人工开凿的千年大运河留给人类的历史感、沧桑感和命运感。

运河,是能说话的,它以它的方式告诉人们,该来的就来,该去的就去,就如同运河里的水,顺流,逆流,起起落落,随风流转,因势赋形。运河的千年是有所背负的,它背负着一身的故事,一处处、一段段、一支支支流干道在细节中呈现出的是一部部繁复、悠长、宽阔的地方史,我们在这运河故事中既是看客又是我们人生运河中的过客和主演,我们所要做的是在与千年运河相比的短暂人生运河之上不留遗憾。

一条大河自钱塘江汹涌而出,逆流而动,上行、下行,再上行、再下行,反复如是,岁月浩荡,大水汤汤,贯穿着一个古老的帝国。非遗的成功申报成功保留了一部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如果一条曾经承载了千年历史的长河活起来,那这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我们以及后来者便可以继续追溯历史沿河而上,便有可能拥有一部与这条汤汤大河相关的、连续生动的活态智者文化遗产,让过去的时光在今日的时光内部持续滴答作响。

北上读后感3

趁着正式开课前,赶紧把这本徐则臣的《北上》读完了!省得心里惦记着。小说看到五分之一的样子时开始很吸引我,被情节推动着一有时间就抱着读,沉浸在另一个时空的世界里。感谢朋友的推荐,书的确写得很精彩。可以让我跳出自我的世界,去感觉好作品的魅力:那就是将一个人生命的厚度与体验拓宽,在故事中去体验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悲欢离合。原来,一条河,承载着这么厚重,鲜活,野蛮又文明的历史,诉说着那么多人不同的命运之歌。徐的《北上》是几代人从京杭大运河的南部杭州到北京的故事,是寻亲之旅,文化之旅,个人命运的探寻之旅,寻根之旅……读别人的北上故事,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北上故事。

朋友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河。那我希望通过北上,让生命之河里多些文化积淀,多些逆流而上而不是随波逐流,必要时也会顺势而为……以前喜欢水,是因为喜欢看见它的流动,开阔等给人的表面意象,以及从小常见常伴的亲切感。读罢这个故事,发现一条河原来承载着这么多的历史与生命的痕迹。在大运河的尽头北京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家乡的沅江水。她肯定也有许多我不曾知道的从未想过的生命故事……书中最让我不忍细读的是有关战争的部分,每每读到时,总是觉得活在现在的时代特别美好与珍贵。

北上读后感4

在复杂的GD政治话语中,中央给张国焘扣了好几顶帽子:诸如军阀作派、愚民、个人主义等等。但是,在我个人的总结里,我只看到张国焘必败的唯一致命伤——那就是“机会主义”。

他大概坚信:所有的主义都是假的,只有实力的互相转换(诸如军事实力、党内的亲信数量等),才能够站上权力巅峰。一切,不过是为了权力。

长征路上,当他拥有军力远大于中央的红四方面军时,他决定赌一把,违抗那“错误”的中央,挥师南下。如果违抗的结果是成功的,那张国焘他就会是GD的第一把手。他可以蜗居在西康、四川一界,做地方一霸;还可以遥控指挥全国的共产党,以西南局独尊,那也是风光无限。

但是,这和共产主义信仰有没有关系?没有。不过是挂个羊头卖个狗肉罢了。而他的对手是毛,是另一条理想主义的理论指导派。毛经常让自己站在各种矛盾中,然后去战胜矛盾;他自己也创造出了一套符合中国革命的“主义”,并且从不盲从任何让自己无法确信的其他“主义”。革命理论不是空想,是结合实际情况,高度精炼的总结。

毛在后期回忆录中说到,当年与张国焘路线的斗争,大概是一生最艰难的时刻。他深知,当时的军队实力无法与张国焘抗衡,在几次的中央会议中,他也只好任由张国焘自主行动。他选择北上,是一次抉择:不通过再一次的会议寻求共同点,由中央发号施令带着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一同行动。这样,分裂之势已成,谨慎对待,去走好北上的路。

即使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但军事实力上的悬殊差距,让毛深知,一切的斗争要果决,要旗帜鲜明,这样才能战胜那些分裂的“机会主义”。为了自己的主义能够伸张与实现,毛要坚决与“机会主义”的赌博作斗争。

毛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玩“肃反”的人,他不是苏联派回来的王明。对于张国焘的“机会主义”,毛坚信,要消灭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人坚持的“机会主义”导致的分裂。思想统一,方能团结一致,共同为革命理想目标而前进。

毛是一个懂政治手腕的人,但是在党内批评这条路上,他执着地站在“辩证唯物主义论”上,拿起了理论武器去批判错误的思想(有现代流行话,叫:知世故而不世故)。在批判张国焘路线的大会上,毛不仅让张国焘失去了话语权,还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力量。张国焘一边检讨自己多年的行事作风,一边在怀疑,这个革命,未来很可能与自己毫无关系了。

北上读后感5

这本书作为2019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进入到我的视野中,看介绍写的是发生在京杭大运河的故事,这点更加吸引了我。毕竟徐州也是运河流经城市之一,工作之后,经常要到几个运河的水质断面采样,对运河也是越来越熟悉、越来越有感情。

故事由八国联军入侵和义和团被镇压后不久,意大利的“小波罗”到中国从南到北探索运河,翻译、厨子、船夫一行护送到北京的故事。后来才知道“小波罗”到中国真正的目的是来寻找从军来到中国的弟弟。故事采用时空穿插的手法,从不同人的视角勾画出清末到大运河申遗这一百多年来,中外几个家族的命运如何同大运河捆绑到一起的原因。

意大利来的“小波罗”死在了中国的运河上,临死之前也没能见到弟弟一面,他随身带的物品留给了陪同的几个中国人,并且影响了其家族今后一百多年来的命运。弟弟同心爱的中国姑娘结了婚,在中国留下了血脉。一百多年后,翻译的后代做了一档关于运河申遗的节目,在节目的制作中,逐渐将一百多年前一路北上的船员们聚齐……

感觉这本书适合拍成电视剧,因为涉及的人物比较多,时间跨度也较长,可以拍个长篇的历史正剧。书里涉及八国联军和义和团的描写,从意大利人“小波罗”的弟弟马福德的视角,讲述了战争的残酷性,似乎有洗白侵略者的嫌疑。八国联军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遗忘掉的。淮安到济宁段的运河描写较多,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看。

北上读后感5篇600字相关文章:

★方向读后感5篇600字

★城市读后感5篇600字

★前方读后感5篇600字

★当代读后感5篇600字

★《红星照耀中国》5篇读后感600字

★有的人读后感5篇600字

★《活着》600字读后感5篇范文

★出发读后感5篇600字

★差距读后感5篇600字

★分的读后感5篇600字

本图文由用户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本站举报。转发注明出处:https://www.xsy-edu.com/n/75205.html